2011-04-30

《玛德琳》

和儿子一起翻从幼儿园拿回来的scholastic书单,看到了Madeline,就说两句。

玛德琳是一个小小的红头发的淘气小姑娘。她和其他11个小姑娘一起住在巴黎的一座墙外爬满青藤的老房子里。她们每天排成两队一起吃饭,一起刷牙,一起睡觉。每个清晨,她们排成两队,一起出去,不管刮风下雨。。。一天晚上,Miss Clavel突然惊醒,一定是出事了!原来是玛德琳。医生来了,救护车也来了,玛德琳被送进了医院。。。一个晴朗的早晨,Miss Clavel带着其他十一个小姑娘去看玛德琳。大家表情严肃地走进了病房。。。病房里这么好玩啊!!!而且,最神奇的是,玛德琳肚子上居然有一道了不起的疤痕!当天晚上,Miss Clavel又一次被惊醒。又出什么事了?她急急忙忙跑到小姑娘们的房间,十一个小姑娘都在大哭:“我们也要切盲肠!”

这本书一开始最吸引我的是它的画。作者贝梅尔曼斯用了彩色和黄底黑白画交替的方式。彩色的基本是外景,有很多巴黎的标志性建筑物: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卢浮宫。。。画都是油画重彩的风景画风格。从人物形象上,作者并没有选择大多数儿童绘本的卡通方式。书里边的十二个小姑娘没有圆头圆脑大眼睛,可她们一样可爱。她们穿着一模一样的衣服,戴着一模一样的帽子,排成两队做着一模一样的事情,可是刷牙的时候明明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最后一页十一个小姑娘一起哭的时候,又是一模一样的伤心。我看了这本书才知道了单从图画欣赏角度,大人其实没有必要低估孩子的水平。

2011-04-28

两个故事

看梅子涵的《阅读儿童文学》,看到两个不搭界的故事,放到一起想,觉得很有意思。

一个是丑小鸭。一直一直觉得这就是一个讲POTENTIAL的故事,丑丑的小鸭子也有潜能长成美丽的天鹅。可是梅子涵说,丑小鸭受不过欺负,跳过了围墙, 走到了外面的世界。这一跳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一跳,他永远也美丽不了。因为什么呢?想想才明白,农场里的鸡鸭牛羊又怎么能看得出天鹅的美丽 呢?

另一个故事说的是死神去找一个小姑娘。死神说,时间到了,你该跟我走了。小姑娘说,等一下,我还没写完作业。小姑娘做的是算术。3X6等于几呢?死神说是 18,小姑娘说是16。他们两个争执不下。小姑娘说,这样吧。明天老师会讲。我去问老师,回来教你。 第二天晚上,死神说,真的没有时间了,你必须跟我走了。小姑娘说可是老师又留了作业呀。就这么一天又一天,死神一直没有带走小姑娘。梅子涵的评论,倒底是 死神可怜小姑娘呢,还是说努力本身就创造了生的机会?

两个似乎毫无关联的故事,两个截然不同的结局,一个勇敢的跳出去找到了自己的美丽,一个坚持不放弃而创造出新的机会。 也许重要的并不是怎么做,而是努力去做本身吧。

读后感

《朗读手册》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儿子大概12,3个月。中文版的,是这类书看到的第一本。可想而知,看了书有点文盲一下摆脱了愚昧的感觉。囫囵吞枣看完了,赶快拿出小 本本,准备第二遍一边看一边做笔记。这个时候就发现,除了这本书推的亲子阅读理念以外,对小小娃的家长其实实用性不大,更适用于学龄儿童。

《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看 这本书的感觉就可以用“惊喜”两个字来形容了。拿到书之前说实话是没抱太大希望的,因为我自己的一些偏见吧。彭懿写这本书真的是下了工夫的。网上某些的评 论说图画书迷们按图索骥去找书确实是不为过的。因为我就按它买了不少书,当然彭懿也肯定通过它买了不少自己翻译的书,这话另说。不过因为这本书,我才知道 了Little Blue and Little Yellow和Leo Lionni,然后又去找了他很多其他的书来给儿子读;因为这本书,知道了圆白菜小弟,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啊等一系列日本的图画书;还是因为这本书,知道 了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里面的小男孩其实只是在那一天心情不好,才wore his wolf suit and made mischief of one kind and another,这么心情不好的时候被妈妈罚了,才在自己的幻想中take charge。。。

《The ABCs of Literacy: Preparing Our Children for Lifelong Learning》
相对于那本《朗读手册》来讲,这本书的实用性要强的多,尤其是对学龄前的小小朋友家长。书的章节分的很细了,先是讲为什么要给孩子念书,怎么念的同时教娃 认字,然后讲怎么挑好书给孩子念,而且包括了很多书的介绍。附录里还有推荐书单。总之,从实用的角度来讲,很不错的一本书。不过我到现在也没想明白作者为 什么说Little Blue and Little Yellow其实还在讲diversity。

《幸福的种子》
也是各地都推荐的一本书了。还是不错的,不过我看完了有种我就是这么想的,nothing new的感觉,反而没有觉得impressive了。很自豪地表扬一下自己,我和大师英雄所见略同了。

《阅读儿童文学》
这本应该是另一个惊喜了。本以为它和其他的几本是一个类型的,要么是推广为孩子读书的理念,要么是实用的介绍推荐各种好书。没想到的是,梅子涵真的是在阅 读儿童文学。原来儿童文学大人也可以读的,而且里面所要传达的思想并不比那些深奥难懂的书少多少。这回我倒是在按图索骥给自己找书了。

《Parents Who Love Reading, Kids Who Don't》
图书馆闲逛看到的。作者是一个多年教龄的高中英文教师。主要是针对teenager的阅读问题的。作者自己在INTRODUCTION里说,本书的主要目 的是“how to rekindle in your son or daughter a love of reading”。作为小娃的家长,知道了要想培养a love of reading任重道远啊。

聪明豆系列

《聪明豆系列》第一套一共六本:《小海螺和大鲸鱼》,《女巫扫帚排排坐》,《咕噜牛小妞妞》,《城里最漂亮的巨人》,《咕噜牛》,《小房子变大房子》。任溶溶应该叫老先生了。他翻译的作品基本质量还是有保证的。语言读起来很上口,但又不是刻意的追求和辙押韵。不过也能感觉在修辞上,老一辈人的痕迹很明显。 同一时间段我们还看了一些日本的绘本。如果比较任溶溶和彭懿翻译的作品,完全可以用风格迥异来形容。所以对于任溶溶的翻译,喜欢和不喜欢的都大有人在。

看聪明豆系列的时候,儿子两岁一点点儿。看得最多的是《小房子变大房子》 和《城里最漂亮的巨人》。09年奥巴马就职那天,因为DC Traffic,我们公司放假一天。正好爷爷奶奶也在,儿子就没送幼儿园。记得电视开了一上午在放就职典礼,可我基本没看到几个镜头。一直就在给儿子反复的讲这两本书。我们的potty training也是我顶着臭味儿给讲这个度过的。讲得遍数太多了,想不背下来都难。有一次,儿子非要帮我晾衣服。我就给了一小件让他搭在厕所搭手巾的杆上。去了一会儿,就听儿子说,“妈妈,请你帮帮忙。”我过去一看,原来是他太矮了,衣服挂不上。要知道,那个时候小家伙还不怎么会说话。从来没有说过 那么长的句子。而且完全运用正确。(备注:《小房子变大房子》里总是在说:“聪明老先生,请你帮帮忙。”)

《咕噜牛》其实就是一个狐假虎威的故事,不过主角变成了小得不能再小的老鼠。机灵的小老鼠为了吓倒想吃他的狐狸,猫头鹰和蛇,编出了一个可怕的怪兽“咕噜牛”:黄眼睛,黑舌头,獠牙,爪子,背上的倒刺。。。你想吧,什么可怕,他就有什么。小老鼠一会儿要跟这么个厉害家伙约会,其他的动物怎么不会害怕呢?可是这个家伙真是小老鼠编出来的么?如果小老鼠真遇到他了可怎么办啊?

《咕噜牛小妞妞》是接着这个故事讲的。小妞妞是个爱探险的姑娘,她才不信爸爸说的,森林里有一个可怕的老鼠呢。她要趁爸爸睡着的时候去看个究竟。。。

奇怪的是,那么可怕的咕噜牛我儿子看得津津有味,《女巫扫帚排排坐》他说什么也不看。明明封面上只有一个穿黑袍带黑帽的女人么。所以这本说讲得什么我一点也不知道。

《小海螺和大鲸鱼》讲得是一个闲不住的小海螺。世界大得没有边儿,大海深得不见底儿,小海螺多想出海去远航啊!然后有一天,来了一条大鲸鱼,他对小海螺“唱五彩珊瑚洞,唱闪亮的冰,唱波涛汹涌的巨浪,唱夜空里的流星”。小海螺就在大鲸鱼的尾巴尖上稳稳坐,出海去远航了。世界好大,小海螺不禁感叹:“我觉得自己那么小。”可是有的时候大鲸鱼也会难过哀叹:“我太大了。”原来大鲸鱼搁浅了,倒是小小的海螺想办法救了他。这本书是这一套里我最喜欢的,因为象歌一样的文字,也因为书里讲的故事。

说到孩子的书,我们经常会提它适合那个年龄段。其实有些书是没有那 么明显的年龄划分的。就象这一套书。两岁的孩子听得多了,估计能背下来。可是他又能理解多少故事里的智慧呢?他又能体会多少文字的优美呢?或者也许应该说,这套书的另一个了不起是还能让一个话都不太会说的两岁小娃爱不释手。

西游记

西游记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儿子文盲一个,所以所有的故事我都跟听跟读了。越读越觉得这本书里有智慧啊。老少皆宜。希望儿子长大了就算不认识字,也至少能听得懂原著。不过这话另说。

爷爷奶奶喜欢给孩子买名著,经典。所以家里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就有了一本《西游记(儿童注音彩图版)(中国儿童必读经典)》。这本书基本是每四页一个章节,就是西游记里的一个故事了。这四页里还有两页是插图。可想而知啊,这个里面的故事基本就是一个框架,没细节,就是他们这天走到哪儿了,遇到了一个什么妖怪,孙悟空跟他打了一架,打不过找了哪个神仙帮忙,the end。书寄来了,我也拿着给念了几页,儿子倒是也听。就是那种我坐那儿念书,人家自己玩,我停,人家就跑过来说嗯,嗯的念法。不过书改的实在太简练了。我就把它扔书架不给念了。



这次儿子迷上西游记,纯粹是我上portable drive找文件的时候发现了以前不知道哪儿下载的孙敬修爷爷讲西游记。儿子一下就迷上了。然后某天晚上我有事,爸爸就从书架上又把那个缩写本给找了出来,然后带儿子出去吃饭。一顿饭回来,他们把一本书上的画讲了一遍。过后几天小爷自然是逼着我把书上的所有字都念了一遍。这本书的好处是短平快,有图可以让孩子有个直观的概念。问题是,非常精美的印刷,我们一边看一边掉页。开始儿子还让我给他补,后来太多了,都不提了。

然后姥姥就给寄了一套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西游记小人书,一共36本。画是全黑白的,和我们小时候的小人书一模一样,画风都是一样的。真讲起来了,才发现真的不能小瞧小人书。头一天,我们挑了四本,拉开架式打算念。挑了其中比较薄的一本,然后我就照本宣科,不打磕绊,儿子也没问问题,就这样念了半个小时才念完。稍微厚一点的,那就不知道要念多长时间了。所以我们就从半个小时念7,8章过度到了半个小时都念不完一个故事。

小人书和孙敬修的那个故事真得是宝啊。儿子现在动不动就扯个成语出来,什么皮焦肉烂,白发苍苍,妖魔鬼怪之类的,很好玩。有一天还问我,妈妈,什么是抡啊?然后我们俩就一人拿一破手巾,抡着玩。

还有为什么我说《西游记》了不起。从大人的角度去看一看,那里边真的是有智慧啊。但是它不是放在文字里的大道理,不影响孩子也去着迷上瘾。阿甲在《让孩子着迷的101本》书里引了德国作家恩德的一句话:“从跟本上说,我反对为了孩子 而存在一种特别的文学的说法。”他进一步解释说,恩德其实在反对有些东西孩子不能理解,只能放到成人文学里的假设,他认为没有什么主题是孩子们丝毫不关心,完全不能理解的。这个真的是越来越觉得有道理,从文字,到故事,到图画,大人一定不能小瞧小朋友们啊。

几套书

有些我们不喜欢看真的就是因为买中文书邮寄的时差问题,书到手,儿子已经没兴趣了。比如说《淘气宝宝系列画书》。《米菲绘本系列》是另一套。儿子倒是喜欢。10本一个晚上就念完了,当然那里也一共没几个字。然后看了几个晚上就放一边了。感觉给小宝宝看比较合适。

有些书是一套的,但是儿子可能只喜欢其中的几本。比如:《中国优秀图画书典藏系列1:詹同》。那里面有一本叫《动物园》好象。反正是讲动物园里的动物,词 都编得很上口。其他几本儿子就没有那么上瘾了。《棒棒仔心灵之旅图画书》和《一看再看系列》也是这样。有的喜欢有的一般。

《巴巴爸爸》我们是先买了一,儿子实在太喜欢了,又把二买了。孩子时不常的就要带一两本去幼儿园show off。《可爱的鼠小弟》也是这样。真的是太喜欢了,两套12本我们都买了。第一套6本最疯狂的时候可以做到每天念几遍。为这个我曾经跟爸爸说,一本书看100遍算啥啊。这套书,只要孩子不撕书了就可以给看。我唯一的complain就是这个书包装太精美了。如果平装的话,能省不少钱。

《14只老鼠》画得很好看。但是文字我觉得一般。儿子似乎也不太感冒。

《不一样的卡梅拉》和《小熊和最好的爸爸》是我非常不理解的两套书。那个文字吧怎么念怎么觉得少了字或者少了句子。卡梅拉还相对不错。《小熊和最好的爸 爸》就是怎么看怎么不通。我觉得有可能原文会好得多,被翻译给搞坏了。然后吧,孩子就喜欢看。那个《小熊和最好的爸爸》念得我气啊,最上瘾那阵人家还老让念,distract都distract不了。

《斯凯瑞金色童书》我也不太喜欢啊。一本书太长了。念完一本头都大了。但是我不喜欢不等于孩子不喜欢呐。硬着头皮也得给人家念。

《托马斯和朋友动画故事乐园》也让我头大。翻译的一般实在是一般。但是有Thomas就是好故事。儿子有一段时间不听中文故事。只有这一个他听。我们没放弃讲中文故事就靠它了。文字不好就罢了,图画错了还被孩子发现了。不过孩子喜欢是第一准绳。

《小巴掌童话》里边是一章章的有童话有诗歌有散文。没有图,全是字。有的时候陪儿子睡觉,就坐门口念这个。我也不知道儿子是喜欢这里边的故事呢还是就喜欢听我坐门口念念有辞。反正我们两个都很enjoy就是了。

《我是彩虹鱼》

《彩虹鱼》系列的原版就是《Rainbow Fish》。这一系列有很多本书,不过我们只有这一本《我是彩虹鱼》,英文应该是那个《Rainbow Fish Big Book》吧,我也不时特别清楚。这个故事是这样讲的:

彩虹鱼身上有好多闪闪发光的美丽鳞片。他应该是大海里最美丽的鱼了。别的鱼都很羡慕他。一天一条小蓝鱼找到他,说,你可以给我一片你的闪光鳞么?只要小小的一片就可以了。彩虹鱼很生气,我为什么要把我美丽的鳞片给你?快走开。很快的,海里的鱼们就都不跟彩虹鱼玩了。没有朋友的彩虹鱼很伤心。听海星的话,他找到了海洋深处的最有智慧的章鱼奶奶。章鱼奶奶告诉他说分享了,他也许不再是海里最美丽的鱼,但是他会体会到什么是幸福。小蓝鱼又回来了,这次彩虹鱼给了他身上最小的一片闪光鳞。其他的鱼也都来了。一片一片,很快彩虹鱼身上只剩下最后一片闪光鳞了,可是和大家在一起,他确觉得非常的幸福。

这个故事的本意是好的,它要告诉孩子分享是快乐的。没有朋友,即使是海里最美丽的鱼也不会幸福。可是闪光鳞是彩虹鱼的啊,为什么一定要每人都有一片以后他才能有朋友呢?我总是觉得这本书潜意识里在传达平庸最受欢迎的概念。也许真实的世界就是这样的,可在虚幻的大海里难道就不能让孩子们接受别人与众不同么?

几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故事

《蜡笔小黑》

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盒没人用的蜡笔。

一天,一根蜡笔无聊透了,就从盒子里跑了出去,发现了一张大大的白纸。然后蜡笔们就呼朋唤友,唧唧咕咕,噗哧噗哧,画了一幅美丽的画。大家画得正在兴头上,小黑来了,小黑在哪儿画呢?“小黑,你不要把画画脏了。”其他的蜡笔都这么说。“为什么我是这种颜色呢?”小黑只能伤心地在一旁看着。一会儿,小蜡笔们就吵起来了,“你不要在我画好的上面画!”“你不要在我画好的上面画!”原来他们画得太高兴了,画被他们涂得乱七八糟了。铅笔哥哥来了,他在小黑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这样能行吗?”小黑很疑惑,但是他照着铅笔哥哥说的做了。。。

我想儿子最初爱上这本书,就是因为它“唧唧咕咕”,“噗哧噗哧”的象声词。而我喜欢这本书,完全是因为它又讲故事,又可以用来教孩子认知。书里的每个小蜡笔都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可是他们又都很了不起,有着美丽的颜色,能画出漂亮的图画。他们也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当他们知道了,正是因为有了小黑,才有了夜空中五彩斑斓的烟花的时候,他们都勇敢的向小黑道歉。

《月亮生日快乐》 (《Happy Birthday, Moon (Moonbear)》)

这更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了。小熊想给月亮送个生日礼物,于是他“划船渡过小河,走过树林,爬到高山上,去和月亮聊天。他跟月亮说你好,问他生日是哪天,想要什么样的生日礼物。月亮也问他同样的问题。原来他们都是明天过生日,都想要一顶帽子做为礼物。于是小熊用自己小猪存钱罐里的钱给月亮买了顶漂亮的帽子,第二天早上起来,月亮也送了他一顶帽子。可是风把帽子刮跑了,小熊很伤心。他不知道怎么跟月亮说,就久久的不说话。月亮也不说话,小熊只好先开口,“我把你送我的那顶漂亮的帽子搞丢了。”“我把你送我的那顶漂亮的帽子搞丢了。”月亮也这么说。“没关系,我还是一样喜欢你。”两个好朋友都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也不知道。但是对于一个两三岁天天唱“Happy Birthday to Me”的小朋友来说,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故事啊。

《鳄鱼哇尼》

哇尼先生收到了青蛙老弟的邀请,他担心聚会会迟到,就跑起来了。结果就,砰!哐!嘭!砰!砰!咔嚓!咚!哎呦!吱!一路撞到了青蛙家的客厅里。大家玩得好开心啊!这真是一本很快乐的书。我们跟着鳄鱼哇尼一路认识了好多好朋友:老鼠小姐,乌鸦夫人,小企鹅,跑起来象蒸气火车一样的大象,最后屁股还被小刺猬扎了好多下。对了,原来最慢的不是鳄鱼哇尼,是乌龟先生和小蜗牛。聚会结束了,所有的人都回家了,他们才赶到。


《第五个》

一扇关着的门,门缝里漏出温黄的灯光。门外半黑的屋子里坐着五个小家伙,神情紧张。“门开了,出来一个,进去一个,还剩四个;门开了,出来一个,进去一个,还剩三个。。。最后一个,门开了,出来一个,独自进去。。。”这本书里真的只有这么几个字,可是每次门开门关,小家伙们的表情都会变化很大哦。紧张,害怕,同情,高兴。。。门后倒底是什么呢?

长新太的《圆白菜小弟》

这是一本非常非常奇怪的书,从图画到故事都古怪的不得了。更奇怪的是这么奇怪的一本书居然让孩子喜欢得不得了。

先说画风。我觉得完全可以用浓墨重彩来形容长新太的这本书。书里用的颜色都是明黄,翠绿,湛蓝。。。人物形象也是古拙得离奇。圆白菜小弟就是一个顶着绿色圆白菜头的小人。猪山大哥就更丑了。又圆又胖的身子,短手短脚。长新太给猪山大哥画的鼻子居然就是一个大大的椭圆中间加两个小点儿!

再说故事,那就更没什么可说了。圆白菜小弟走在路上,碰到了猪山大哥。“你好,猪山大哥。”圆白菜小弟说。可是猪山大哥呢?他一把抓住圆白菜小弟,“我太饿了。让我吃了你吧。”圆白菜小弟一点也不怕,很镇定地说,“吃了我,你就变圆白菜了。”嘣嘎,天上的云彩变成了圆白菜猪山大哥的样子,猪山大哥吓了一跳。“那小蛇吃了你呢?”猪山大哥问。嘣嘎,云彩变成了圆白菜小蛇的样子,猪山大哥又吓了一跳。那狸猫呢?狮子呢?鲸鱼呢?。。。每问一次,就嘣嘎,天上就出现一个动物变成圆白菜以后的样子,猪山大哥也吓一跳。最后猪山大哥都吓得坐地上了,他可再也不敢吃圆白菜小弟了。最后的结尾,圆白菜小弟拉起猪山大哥,跟他说前面有一个饭馆,有各种各样好吃的东西。。。

我们讲这本书的时候儿子快两岁。连圆白菜带书里画的那些动物他都不知道是什么。可是着并不影响他喜欢这本书。只要一听到“嘣嘎”两个字,儿子就哈哈大笑。图画的颜色对大人来说也许太过鲜艳,人物形象也许过于笨拙,可就说不定是这些东西吸引了他呢?有时侯我想长新太是不是很不喜欢吃圆白菜啊?看了书,我都不敢吃了。不过你想想,如果有一个六七岁的小孩,特别特别的讨厌圆白菜,他会不会特别喜欢这本书呢?他的小脑袋瓜里是不是也会编出比这还要稀奇古怪的故事呢?

    

《一园青菜成了精》

对于这本书,我和儿子意见一致,太好看了!!!

书就是一首歌谣配上了图。歌谣欢快,水彩画般配图也活泼可爱,恰到好处。开篇头两句:

出了城门往正东,一园青菜绿葱葱
最近几天没人管,他们个个成了精

再贴几张图:

绿头萝卜称大王,红头萝卜当娘娘

打得大蒜裂了瓣
打得黄瓜上下青

《三个强盗》

这是我一直想买,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买的书。原文应该是法文或者德文的,英文翻译就叫《The Three Robbers》。

故事是这样讲的:

从前,有三个蒙面大盗。他们总是穿着黑色的长袍,带着黑色的高帽。他们总是出没在月黑风高的夜晚。赶夜路的人们在惊慌逃窜之前只能看到他们高高举起的红色斧头,和黑衣黑帽下凶狠的眼光。。。

这一天,三个大盗遇到了点小麻烦。通常,他们还没走到近前,所有的人就逃光了,剩下的只是马车和财宝。可是这回,车箱里还多了一个心甘情愿跟他们一起走的小姑娘。回到了强盗的老窝,小姑娘看到一箱一箱的金银珠宝,问:“这些是用来做什么的?”强盗被问住了。他们就顾着抢东西了,从来没想过要用它们来做什么啊。

故事的最后,所有没人管,或者有人管但是不快活的小朋友都穿着红颜色的袍子,戴着红颜色的高帽子,住进了黑色高帽子形状的新家里。

Leo Lionni与他的《小蓝和小黄》

Links:  Little Blue and Little Yellow (amazon.com) ; Inch by Inch (amazon.com) ; Swimmy (amazon.com) ; Frederick (amazon.com) ; Alexander and the Wind-Up Mouse (amazon.com)

1910年5月5日,Leo Lionni出生于阿姆斯特丹郊区的一个小镇。他童年时期由于父亲的工作,搬了很多地方,荷兰,保加利亚,美国,意大利。二战开始之前,做为犹太人的Leo Lionni为了逃避纳粹政府的迫害,举家搬到了瑞士。1939年,他又去到了美国以便寻找更好的机会。几经辗转,好不容易拿到了一份给广告公司做艺术总监的工作。从来没接受过正式设计训练的他,很快就成了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虽然他拿到的都是大公司的项目,后来又到了著名《财富》杂志,他逐渐开始不喜欢这种朝九晚五的生活。1959年,他决定在50岁之前一定要退出广告行业。很快他开始了自己的艺术创作,同时也开始出版儿童书籍。30几年的时间,他一共出版了40本儿童书籍,应该算是很高产的作家了。并且凭着Inch by InchSwimmyFrederick,和Alexander and the Wind-Up Mouse拿过四次Caldecott奖。

《小蓝和小黄》(Little Blue and Little Yellow)应该是他写的第一本童书了。这绝对是一本可以被称做最富特色的童书了。大多数童书的角色都是小孩和小动物之类能动,又生命的东西。或者也是孩子们平时熟悉的有型立体的物件被人性化了。可是小蓝和小黄是什么样的呢?他们居然是Leo Lionni顺手从广告纸上撕下来的小圆片。没有眼睛,没有嘴,也没有四肢。这样的他们可怎么给我们讲故事啊?

就这样的两个没有眼睛,没有嘴,也没有四肢的小圆片居然是很好很好的朋友。他们的家就隔着一条街。这天,蓝妈妈要上街买东西。她跟小蓝说了一声,你在家呆着,哪儿也不能去,就出门了。小蓝当然不听话了。妈妈刚走,他就出门去找好朋友小黄了。我们的故事也开始了。小黄不在家。小蓝找啊找,找了好多地方也没找到他。突然,拐过一个街角,嘿,小黄不是就在那儿么?好朋友见面,自然分外高兴。高兴得他们紧紧拥抱在一起,紧到他们就变成小绿了。呵呵。两个好朋友变成的小绿就这样到处去玩了。

玩了好久,累了,他们就回家了。这下麻烦来了。他们是小绿啊,既不是小蓝,也不是小黄。爸爸妈妈们都不认识他们了。回不了家了,这可怎么办呐?他们就流下了大大的,蓝的和黄的眼泪。哭啊哭啊,哭得只剩下眼泪了。等他们哭够了,他们就又变回了小蓝和小黄。现在回家,爸爸妈妈会相信他们的话么?

他们先回了小蓝的家。爸爸妈妈看到他们回来好高兴啊。他们紧紧地拥抱了小蓝。然后又紧紧地拥抱了小黄。嘿,等一下,他们变绿了!原来是这么回事啊。还好还好,爸爸妈妈见到不知野到哪儿去了的小蓝和小黄的时候敞开双臂拥抱了他们。一桩冤案没有出现。孩子们也可以继续出去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