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8

The Boy Who Was Raised As a Dog

像养狗一样养的男孩是什么样的呢?估计很多人跟我一样,看到书的标题就会心里一颤。Amazon has the following as description of this book:

Child psychiatrist Bruce Perry has treated children faced with unimaginable horror: genocide survivors, witnesses, children raised in closets and cages, and victims of family violence. Here he tells their stories of trauma and transformation.

虽然网上好评如潮,看了这个以后,我还是很犹豫了一段时间,因为当了妈妈以后心软的可以。很庆幸自己鼓起勇气看了这本书。坚持过了头一两章的心痛,看书的整个过程心里充满了感动和希望。

Dr. Perry在序里特意强调,孩子并不象很多人想的那样不会受到太大的伤害,他们也没有超级恢复能力。相反的,traumatic events会在孩子的身上心上烙下比成年人更深的痕迹,恢复起来更困难。可是看完书我不得不承认,生命真的是坚韧不拔。书里每一章都是一个Dr. Perry参与过的case。下面是其中恢复最好的两个例子。

一个case是一个小男孩。他的nanny在看他的同时还接受了另外一份工作。所以周中的白天,小男孩其实是自己一个人在黑黑的屋子里度过的。没有人给他喂奶,换尿布,没有人理会他的哭泣。这种状态一直到他一岁半左右才被他的妈妈发现。所以,一岁半以前,孩子的温暖只来自于晚上和周末与妈妈一起度过的时间里。对于一个万事都需要求人,只会哭泣的小孩子来讲,在黑黑的屋子里嘶嚎但是得不到响应是多么绝望无助的情景啊。就是这个男孩,虽然他有很多的behavior问题,虽然他会突然的象一两岁的小孩子那样躺在地上打滚,虽然他开始接受Dr. Perry的治疗时连和人说话怎么样做眼神交流都不懂,连最最简单的social cue都不知道,虽然他14岁才开始接受Dr. Perry的治疗,但是他慢慢的学会了与人相处,大学毕业做了程序员,有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Dr. Perry说他还不是很social,不过看到这儿,我真的很想笑,做程序员的有几个不geeky的呢?在生命的最初就经历过绝望的孩子能够成长成一个近乎正常的geeky programmer,就只因为有妈妈照顾的那些夜晚和周末;就因为有一个医生对他进行了几年有效的治疗。叫我怎么能不感叹生命的坚强?

还有那个被象狗一样关在笼子里的小男孩。他接受治疗的时候6岁,不会说话只会嗥叫,真的和狗娃没有区别。可是你知道吗?他八岁的时候就背起书包象其他的小孩子一样去上学了。这一章的最后,Dr. Perry写到他收到小男孩的信,信里夹着这样一张小男孩站在校车前的照片,我想每个读到此处的人都会感动的吧。应该说这个小男孩的case要比书里其他很多case轻得多。他妈妈生下他就逃避责任跑掉了。养他的grandma在他一岁多的时候去世了。孩子的亲人只剩下了grandma的男朋友——一个只会养狗不会养小孩的人。所以孩子就被扔在狗笼子里和其他的小狗们一起长大。应该说这个男人只是无知,他并没有故意的去虐待遗弃这个孩子。他喂他养他,也像训练小狗一样和他交流。在孩子大一点还不会说话不会站立的时候,他就带着孩子去找医生了。因为曾经有过美好的童年而且接受治疗早,这个孩子可以说恢复的相当好。如果要对这本书挑刺的话,我觉得用这个case做书名实在是制造噱头。

看这本书其实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很多细节都记不太清了。不过这真是一本很与众不同的书。书中列举的每一个案例都是很极端的事件,并不是我们生活中简简单单的孩子让父母养还是让祖父母养的问题。每个案例的介绍都集中了大段的专业分析,信息量非常之大。可是文字平易近人,我们普通人也读起来也不会觉得晦涩。像上面举出的第一个例子,Dr. Perry用很大的篇幅讲述了节奏(rhythm)对孩子成长,对控制情绪的重要,谁曾想过我们读的儿歌有这么大的作用呢?另一个缺乏爱的小姑娘的故事告诉我们没有了爱,有再好的营养也是不够的,孩子也不会生长。还有心理学里常说的fight or flight,弱势的儿童又不能fight又flight 不掉的时候是怎样的呢?我似乎是有点懂了为什么一些青少年会去自残会substance abuse。。。。。。这本书不单单是一本专业的书籍,里面的每一个案例都可以当成一个故事来看。读者会跟着故事的发展感动流泪,有时也会会心一笑。很遗憾大卫庄园里出事时还有那么多没有被救出来的孩子;也很敬佩那个勇敢的不断“离家出走”的孩子,为此记住了一句:“We often prefer the misery we know to the misery of the unknown”。。。。。。每一个故事,不管结局是好是坏,总是让我想到社会责任。其实做父母的职责并不局限于关起门来的为人父母之道,更包括了努力为了我们的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

MIT上有MM说应该怎么翻译"We often prefer"那句话。我想我会翻成:”很多时候,我们宁愿忍受已有的苦难,也不会去选择未知的艰难“。

再多说几句这个案例。这个说的是一个妈妈,她带着领养的儿子(6,7岁?)四处求医,说那个孩子behavior有问题,撒谎,而且总是不断的离家出走。医生一般都是选择相信大人的,所以小男孩就被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治疗。然后到了Dr. Perry这儿,他就觉得有疑惑,因为小小孩儿很少离家出走的。其实大人都是,很难走出自己熟悉的环境,因为未知的苦难比已知的要吓人的多。对于小小孩儿来讲,走出去独自面对一个巨大的世界就更恐怖了,所以很多被虐待的小孩大都会选择忍受,也不会出走。可是这个小男孩不一样。他坚持不懈的想从家里逃出去。最厉害的一次他选择了从二楼的阳台跳下去。最后的结果是发现那个妈妈有一种病。我忘了病的名字叫什么了。反正就是她极度的享受照顾别人,需要别人对她依赖。她领养了好几个小孩,然后孩子大一点不全天候需要她的时候,她就受不了,就虐待孩子,好继续享受那种被依赖的感觉。所以Dr. Perry说这个小男孩非常的勇敢,是他用自己的坚强意志拯救了自己和几个兄弟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