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30

《下乡养儿》

2015只剩下几天,办公室里基本空空荡荡的。坐在这里磨洋工,用一个下午的时间一口气看完了《下乡养儿》。

书看完了,没有预期的感动。更像纪实。养儿方面,感觉没有太多的借鉴意义。更多的是替那对父母着急。

豆瓣里的内容介绍说,这本书的主角是“一对有社交障碍的夫妻,带着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我感觉不是很准确。孩子的心理问题其实不大,主要在父母的教育方式上。如一个朋友所说,书里面列的一些事情,完全可以用来做反面教材。

有一点我很疑惑,在乔老师出现之前,似乎对于孩子的教育,只有这对夫妻自己在挣扎,没有任何外来的帮助。除了无限的顺从孩子意愿和不休止的焦虑,我看不到他们做了些什么。做为两个文字工作者,连多看一些教育书籍的努力都没有吗?即使真的是有社交障碍,很多他们认为棘手的事情在书里都是有答案的。似乎他们一点都没有做。

小朋友天天虽然外表上表现出来的是胆小怕事。7岁多不能正常作息,连学都不能上。其实,我看不到这个孩子有任何问题。相反的,她非常的聪敏、有能力、有责任心。下乡几个月的时间,她学会做的事情,独立承担的责任,不是每一个7岁孩童都能做到的。之前的问题,真的是责任更多的在父母身上。

书里的乔老师,被很多人推崇,说她是那个家庭的贵人。她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工作者,因为她处处都在为孩子着想。她的一些做法我不是很赞同,但是她为孩子的那一颗心很让我尊重。她的帮助,不仅天天得益,天天的父母更是有了一个成长的机会。书的最后说,“乔老师后来生了个女孩。。。。。。又增加了很多关于教育的切身体会”。希望为人母以后的乔老师,可以更多一个角度去看待孩子的成长,将来可以帮助更多的孩子。

Small poppies: Highly gifted children in the early years

说一下刚刚读完的一篇99年的文章,主要讨论对于highly or profoundly gifted children的早期鉴别发现和提供适合他们的特殊教育的重要性。原文在这里:http://www.davidsongifted.org/db/Articles_id_10124.aspx

文章里说,“Hollingworth (1926) defined the IQ range 125-155 'socially optimal intelligence' and observed that, in general, children scoring within this range were well-balanced, self-confident and out-going individuals who were able to win the confidence and friendship of age-peers.”换句话说,就是在这个范围之上的天才儿童们在社交方面很有可能会遇到困难。

作者在文章里举的一个例子很有意思。说的是在幼儿园同一个班里的两个孩子。某一天,老师让孩子们一起帮忙收拾东西。跟一个小男孩说:“Can you pass the cup?”小男孩就拿起杯子,放到地上,从各个方向走过“passed the cup”。老师自然生气了,说他disruptive,罚他去站墙角。另外一个小姑娘呢?她最近特别喜欢帮忙收杯子。每天会走过整个教室,把收到的杯子摞好,一起交给老师。她自然是得到了老师热情地拥抱和表扬。小男孩就不明白了,他明明是开了一个很有幽默感的玩笑,怎么就成了disruptive?而且他知道收杯子是那个小姑娘喜欢做的事情。他本来打算玩笑开过,就把杯子交给小姑娘的。结果被罚了站。

两个孩子都是4岁,也都是gifted。不同的是,小女孩的智商135,虽然也是千分之一的佼佼者,但只是“普通”的gifted。小男孩的智商则有158。他跟其他的孩子,已经不是在同一个时空里了。他的很多表现,也超出了我们普通人认为的4岁儿童的正常阈值。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幼儿园老师自然把他归到了“捣乱分子”那一列。老师对两个孩子不同的态度(批评罚站 vs 拥抱表扬)给了他们非常不同的反馈。

我们普通人理解的天才儿童,其实大多数就是相对其他孩子更成熟更讨喜。真正的天赋禀异的孩子我们根本就不理解。文章里那个小男孩,智商“只有”158,已经被老师误解了。如果再高呢,估计就是Sheldon了吧?其他很多像他一样profoundly gifted的孩子们,也经历着很多类似的“误解”,经常接受到的是负面的反馈,很多甚至被划为“发育落后”。这些,对于孩子的成长都是不利的。所以,及早鉴别发现,以及提供给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非常重要。

对于给天才儿童提供特殊教育问题,有一点我一直没有想明白。这个特殊教育的重点,是要给他们更多发挥天赋的机会呢,还是要帮助他们提高社交能力以便能更好的与人合作?不过有一点我很肯定,父母对孩子的了解判断应该受到重视;在为他们寻找适合的环境方面应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5-12-29

《故事和书》及其他

继续陪睡的时候给妹妹念书。现在妹妹已经习惯了,每天晚上躺下说:“妈妈,turn off the light。念妈妈的书!”读出声音来自然是比较慢,但是也不再囫囵吞枣。我也想明白了一件事。我本来就是看书很慢很慢的。硬想看快一点好多看一些反而看完什么印象也没有了。所以还是慢下来,不着急,一点一点看。另外跟自己商量了一件事,开始看一本书就尽量争取看完。主要还是希望能平心静气地慢下来,不要就图个热闹。可是,最近的两本书还是没有看完。

一本是孙犁的《故事和书》。这本书我还是很喜欢的。书里收集了老先生晚年的一些作品。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面部分主要是对往事的追忆;后半部分则是读书的笔记感悟。读书笔记部分很多引用,很多古文。没有什么古文功底的我读起来很费力气。索性就不读了。这是为什么这本书没有看完的理由。不过后半部分也有些感想。一个是孙犁很尊崇鲁迅。鲁迅的地位在他那个时代有没有那么高,我不知道,不过可以去看一看。一个是金瓶梅可以去读一下。再一个是古文好像确实要补一补了。至少简单演绎小说要看得懂。还有一篇讲通俗文学的,里面倒是有一些内容。尤其最近关于教孩子所谓“国学”“经典”的讨论比较多,这个是可以读一下的。

前面记事又可以大概分为两个部分。后一半是对文革中和文革后的一些人和物的记述。写作日期大概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样子。不知道老先生是不是当时身体有恙,总觉得这些文字读起来有交待后事的感觉。我不是很喜欢。里面偶尔有一两句值得记下来的话而已。另外看到,原来文革时期抄家拿走的东西大多原封归还了物主。这个对我是个新鲜事。至少看孙犁的意思,他家的东西基本上是原样的回来了。也许文联的小将们也相对的文质彬彬一点吧!

前面一半,文革以前的,是对往事的追忆。读起来很有意思。越读越感觉到孙犁对自己的犀利不留情面。拿第一篇来举个例子。这篇里说他丢了工作回家,自己要定报纸,而且一定要定大公报。别的报纸都不好,只有大公报好。但是他又没有钱,就跟刚结婚的老婆要。老婆不给说我怎么会有钱。孙犁就感慨了,是啊,明明是我该挣钱的么。再说了,老婆那些钱,都是婚礼上一个头几毛一块磕出来的,来之不易啊。我刚看到的时候,觉得这个人好酸。穷酸秀才一个,真是不讨喜。老婆不给,他又去管爹要。爹犹豫再三给了三块,只够定一个月。他就把这一个月的报纸仔仔细细连广告都来回看了。孙犁要定报纸其实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他其实是想给大公报投稿的。稿件和订报费一起寄出去,仔仔细细看了一个月,也没有看到被录用。老婆问一句:“有了吗?”他也会想老婆其实就没认为他的投稿会被录用。。。。。。总之,看到这里我的感想是,我不要看百无一用的酸秀才文章。。。。。。过了一段时间,老婆跟他商量,说反正你也看得都记住了,那些报纸拿来糊墙吧,要不然这三块钱也白花了。他想想觉得老婆说得很对,就认真排好,把社论什么的贴正面,广告贴天花板上。这样躺着坐着横着竖着都能看到报纸。。。。。。这个结尾很有喜感。孙犁对自己也没有直接了当的批评。后面有几篇就要犀利得多。

想起来,曾经看到一个说法,一个人对自己真实其实是很困难的。孙犁这本书的前三分之一确实很可以读一读。不过结合后面的行文,我还要补一句。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教育,强调自省。很多时候很多人,对自己很不留情面,对于自己以外的人和事则相对温和。老先生到年迈的时候写身外的人事,不但没有放开,反而更谨慎。如果他用对自己的犀利来写后面那一部分,应该读起来会很有趣。



另外还有一本没有看完的书是《Many Lives, Many Masters》。不值得单开一篇。就写在这底下,权当是个记录。有兴趣的人可以去goodreads上读一下review。Link在这里:http://www.goodreads.com/book/show/34452.Many_Lives_Many_Masters。

我承认自己并不是一个完全的无神论者。我虽然不感冒有组织的宗教活动,但是还对人类未知的世界存在一份敬畏。这本书所讲的题目是我有兴趣去听去看的,愿意用一个open mind来接受。但是书里实在太多的神迹。打着科学的幌子来布道真的是不太地道。和跳大神的神婆没有什么区别。为了对自己的承诺,尽力争取去看完了。但是真的是和我小时候在农村亲戚家看到的小报没有什么区别。最后看了大概一半,和最后结尾的一章。我觉得我的感觉不算judgmental了。

2015-12-18

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

这两年看过的书好像差不多都雁过无痕,没有感觉。而且其中大部分书都只看了一半。只好屡次祭出Reader's Bill of Right的大旗说I reserve the right to not finish a book。。。。。。倒是对给孩子念过的儿童作品各种感慨。这本,最后也真的是读完的。家有跟睡觉有愁的孩子,每天晚上的陪睡任务是个折磨。偶然想起来Atticus给Scott念报纸念法律文件庭审记录的故事,也试着自己读什么就给老二念什么。

这本书真的很适合读出声音来。虽然是二战题材,但是书读起来一点也不沉重压抑。Sea of Flame的传说、精致的模型巧妙的机关、深夜阁楼上收音机里传来的广播。。。。。。每一样都可以让人忘掉战争,忘掉饥饿。书中文字流畅优美,轻轻地读起来像静静的流水。有的时候不自觉停下来默念,老二还会爬过来要求:“妈妈,你念你的书。”

作者其实是同情战争中的德国平民的,即使那些当了兵的孩子们。他们也有着普通人一样普通的梦想;他们也经历了战争、寒冷、饥饿和失去亲人的痛苦;他们也是被奴役的那一群。或者说,作者更同情德国人,因为书里面每一个德国人的人生都很悲哀。男主人公天才少年Werner从小失去父母。虽然有机会离开孤儿院去了精英学校,有着无限的努力无条件的服从了不起的发明,他也不过就是小小年纪就被扔到战场上去追踪抵抗势力那些破的不能再破的秘密电台。他想做的不过是摆脱父辈的命运,却一直受着煎熬。从一开始妹妹不理解他为什么要离开而成为军国主义的一部分;到学校里好朋友被虐待他也不敢公开表示同情;到一次又一次发现那些所谓的抵抗力量其实只是普通人,他们毫无组织没有军事训练,并不是张牙舞爪的恶魔;最后难得看到的一个快乐无忧的女孩也被无辜虐杀,生命里唯一的一条亮线变成了夜夜折磨他的梦魇。。。。。。

相对的,女主人公Marie-Laure虽然很小就双目失明,但是一直被所有的亲人朋友视若掌上明珠。她虽然看不见,但是生命里充满了光明和希望。一直到最后,躲在阁楼上的那些日子里,她身上穿的是叔祖Etienne的外套,兜里放着爸爸做的模型和亦真亦假的sea of flames,怀里还揣着Madame Manec做的两个罐头。每一个亲人都以不同的方式给她温暖。这些温暖使她有勇气去打开电台,朗读故事、奏响音乐,向那些和她一样限于困境的人传递力量。这些黑暗中传来的声音救了Werner也救了她自己。

2015-12-01

叽里咕噜 叽里咕噜

当年老大六个月上幼儿园,本来整天咿咿呀呀不停的孩子,一下子就不出声了。一直等到快两岁才张嘴说话。到了妹妹这儿,四个多月就要上幼儿园,更早。全家人都做好了她当两年“小哑巴”的准备。结果她小人家早早地就叽里咕噜说话了,一套一套的。惊喜啊惊喜!

惊喜之余,某一天大家突然发现,不到两岁,她的中文就比英文差了好多好多了。让她做事情,说中文没反应,说英文马上就做了。叽里咕噜一套一套的话从小嘴里说出来都是英文,我说“妹妹,你能说中文吗?”妹妹响亮地说:“中文!”讲书听故事自然也都是只选英文的。。。。。。

做为一个爱瞎担心的妈,我就开始发愁了。反复跟爸爸和哥哥强调,“要跟她说中文,不要被她带着跑。”哥哥小时候的各种中文书都翻出来给读。“哼,我就不信找不到你喜欢的。”看家的那点东西自然也祭出来了。结果,BINGO!妹妹叽里咕噜叽里咕噜的嘀咕中就开始多了“拉大锯、扯大锯”,“手心、手背、心肝宝贝!”,“吃胡萝卜吃菜菜”。。。。。。

这里面姥姥最喜欢的就是“叽里咕噜滚下来!”每次打电话都让妹妹“你再给姥姥说一个‘叽里咕噜’。”姥爷更是不言声不言语的,几天功夫搞了一个根雕作品,配上妹妹的录音,做出一个小视频来!

小耗子 上灯台

小耗子 上灯台
偷油吃 下不来
叫妈妈 妈妈不来
叫爸爸 爸爸不来
叽里咕噜 滚下来